顯示具有 local special │ 在地好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ocal special │ 在地好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1/20/2014

The largest Taiwanese' New Year Fair in South of Taiwan│三鳳中街所見所聞



Nostalgic and energetic Taiwanese' New Year Fair in Sanfong Jhong Street traditional market

每逢農曆春節過年都會去三風中街的年貨大街給葉老師買春聯,今年也不例外。特別挑了週間的白日想避開人潮,沒料到即便是平日白日的年貨大街依然車水馬龍,生氣盎然。大家都想過好年,各家攤位和買家都賣力,好熱鬧。充斥著年節氣氛呢這裡,真有趣。和大家分享今日所見所聞! 

Sanfong Jhong Street traditional market is the oldest tradition market in Kaohsiung downtwon area(over hundred years). It consists of 400 meters of wholesalers and retailers featuring a variety of goods such as dried farm and seafood produce, grains, traditional snack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dried fruits, tea leaves, as well as yummy little eats stalls. 

The market is now having the largest Taiwanese New's Year Fair in South of Taiwan recently(Jan 17th-29th, 2014).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the festive atmosphere of Taiwanese' New Year in Kaohsiung(so nostalgic and energetic!), this is definitely the place to go. 

4/25/2011

A more than 200 years old fair, the Gangshan Luokuang Festival │ 岡山籮筐會


每年僅有三次的﹝岡山‧籮筐會﹞,古老的民俗市集
高雄岡山因地處於附近一些山城、漁村的中心平坦地帶,兩百年前就已自然結市,成為南台灣其中一個謂為重要的以物易物的古老趕集市集。因所販賣/以物易物的標的多為竹筐、竹製品等農家用具,所以稱為籮筐會。(譬如台南的牛墟也是趕集的一種,只是以牛隻販賣為主。)

籃筐會至今已經流傳二百餘年了,至今在當地仍是一大盛事。據岡山友人說法,談到籮筐會,岡山男女老少總是非常興奮。每年固定三次,都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分別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八月十四日(中秋節前夕),以及九月十五日(義民爺生日)。每次都盛況空前,不僅岡山地區十多個鄉鎮參與盛會,並有遠從台東、屏東、台南、嘉義、雲林前來共襄盛舉的民眾,其熱鬧景況及民俗風情,比鄉下進香作醮更有過之。

市集買賣的內容實質上已經隨時代變遷產生變化。今天的籮筐會,有一部分已有點類似一個巨無霸夜市。不過稍加留意,仍可發現諸多有趣,美觀,且價格實惠的傳統竹編雜貨,古玩,農用小物等 。也可見識市區夜市已罕見的鄉土食事攤位(炸蟋蟀,虎頭蜂窩,鹽炒花生..)。處處充滿溫馨的鄉土氣息。幾年來幾次拜會,每回都烈感受到當地強大的庶民生命力。

延伸閱讀:《岡山籮筐會的由來》

The Gangshan Luokuang Festival has over 200 years of history with a rich folklore tradition. It’s a big local fair that transits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imes in Taiwan, presenting Gangshang's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south of Taiwan. The festival is held three times a year.

4/10/2010

3/10/2010

THE BLUE PLANET LIVE! │ 藍色星球‧草地音樂會

去年,高雄在美術館的草坪上舉辦了草地音樂會。
今年,搭上了台灣國際藝術節,高雄的3月到5月會有多場精采演出,也涵蓋在高雄的春天藝術節裡頭。

草地音樂會,有看過李安的﹝胡士托風雲﹞嗎?昨天在入口準備走進草坪的時候,遠遠的望見草地上已經鋪滿了人,真有電影中主角走入主會場那刻的奇幻景象。光是這樣一幕,就有種奇妙的感動與興奮。

3/08/2010

Kaohsiung marathon 2010 │ 高雄馬拉松


看見上面4個跑的正起勁的高雄男兒嗎!?
雖然沒什麼大關聯,不過,﹝少年手指虎﹞裡頭那個沒事就在唸「紐約馬拉松」的傢伙,大概也跑不動了。

嘿,雖然遲了幾天,但這文章不發不行,因為2/28的高雄馬拉松,可是高雄數十年來最盛大的呢。當天聚集了數萬跑者,一起出發,場面相當浩大。

11/30/2009

Cheer │ 陳綺貞‧太陽演唱會2009


前一天黃先生來換玻璃的時候才說:「人啊,到了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覺,20幾歲有20幾歲的樣子,40幾歲有40幾歲的歷練,不要才20幾歲出了幾年社會,就被搞的像40多歲那樣,滋味就跑掉了,那跟柳丁酸掉了差不多。」

聽了有一些感觸。想了一想,我正在過的生活,唉,我也不清楚我處在什麼階段。看起來、嗅起來是什麼滋味。時間倒是不留情面甩頭就走。看了看鏡中的自己其實是有變化的。

10/01/2009

豆皮文藝咖啡館 │ 行走的學校14:城市內部

行走的學校來到第14回了。真是佩服L眾多有趣的點子,而且還是要有實踐的決心與毅力,才有辦法行走的下去呢。

對別人家裡好奇,到底你家是長的什麼樣子呢?

我想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對某些感興趣的人,若有天能夠進到他家裡自由參觀,一定會好好瞧瞧他看些什麼書、聽哪些音樂、有哪些紀念品、房間乾不乾淨、冰箱冰著什麼食材飲品、室內拖鞋好不好看、床頭擺些什麼、廁所掛什麼字畫等等等等的,好好端詳觀察,然後心中暗想,哇,真是看不出來之類的話─如果可以的話。


這次行走的學校14─城市內部,L就提到了:…引燃探索這城市居民到底如何佈置家裡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空間;這些居民各自生活的造型痕跡,其實才是造就這城市面貌的主要控鈕………這次就讓我們好好的探索一下…屬於我們生活的城市…。


雖然不是嘗試進到什麼聞人明星家裡,但卻相當令人好奇,分佈高雄不同地段的聚落,尋常百姓家裡,有什麼跟自己想像中不同的呢。

9/24/2009

熱比婭‧愛的火球 │ 高雄電影節2009




火球人今年可是越燒越旺了呢。


高雄電影節也堂堂邁入第九屆了。也是看了官網才知道已經是第九屆了,自己有印象的參與了兩次,一次是在奧斯卡那簡陋的設備、混亂的指引、鹹酥雞香味四溢中度過。去年則已經改到威秀影城了。我感覺一年比一年好,影片越來越多,辦展經驗也累積不少,主題的選擇與突顯高雄所做的努力,很值得稱讚與期待。在高雄有了電影圖書館、拍片支援中心之後,加上逐漸水起來的市景。我也跟花媽一樣,支持大家來高雄拍片啦! (笑。手比讚!)。要多來高雄玩喔。

而火球人今年不燒則已,一燒就燒到台灣島上媒體政客們最愛的政治議題。適逢今夏達賴喇嘛也來,熱比婭的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也莫名其妙的變成了一個敏感事件,連帶影響了對岸鄰居的奇摩子。

6/17/2009

豆皮文藝咖啡館 │ 行走的學校13: 走入1909


要走入1909,一個世紀以前的高雄。

豆皮文藝咖啡館的L,實際接觸,才真是越發令人感到欽佩與可親。

行走的學校,這次的主旨是走入1909。也是我首次的參加。有鑒於失業許久這個重要推升動力,也終於能夠成行。雖然從小生長在這裡,但卻有一種很無奈的心情,高雄真是令我感到陌生。市民對於過往歷史的集體凝聚,似乎也早已被工商城市的發展,而默默抹平了。

但有賴一群有心的夥伴,願意探尋、維護、宣揚老高雄的記憶。相關活動非常值得想認識港都的人一同參與。

步入時光隧道的起點是高雄驛,而我的終點在眺望旗後山之前就回到現實了。總是感覺鹽埕區的光華,都是在上一兩代人的口中。卻也令我特別喜好感染這裡的氛圍,2009高雄市中的小島。

帶著被陽光曬了一日的臉龐,坐在捷運車廂,小腿確實也很酸了。50幾位走入1909的夥伴,也各自搭回自己的年代,自己的世界。而在1909共度的那一個烈日當中,高雄港灣是如此的艷麗,人們悠然自得的納著涼、釣著魚。一頁頁高雄老明信片也被百年後的我們翻開了。

6/05/2009

城市美學系列講座 :360度看高雄

5月8日。城市美學系列講座:鐵道、築港、糖業─高雄港市的發展


位在高雄文學館內,是由高雄式建築師公會舉辦的系列講座。打從去年開始就在PTT建築板上看過相關的訊息了。一直沒有抽空參與,相當可惜。真感謝這群建築人繼續推動這類講座,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這個城市。

這週的主題,是由許琳齡女士(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理事長、無願讀書會會長)主講。

因為騎車進市區,掌握的不好,所以遲了一兩分鐘。但還好,講座就在許女士溫柔和煦的聲調進行中。好懷念吶 ! 真像大學進課堂遲到一般。教授頭也不回的繼續講道。尤其這個主題讓我想到了小紅老師。

5/24/2009

KDF 2009 │ 高雄設計節


春天也逐漸接近尾聲,高雄的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原本昨晚就想去看高雄設計節的計畫,被小ki的姐姐因為唸書煩躁所干擾。

今天午後,在小暫渡喝了極品的四神湯之後,照著計畫前去觀看設計節。

據報導,南部擁有多數設計科系的學生,然而卻在進入職場之後,大幅的前往北部~! 那怎麼行呢!!?? 高雄現在好山好水好風光,應該來好好設計一番啊~!! 留在高雄吧~!!

5/22/2009

李雲迪鋼琴獨奏會

提到李雲迪,我對當年nike拍的廣告還存有些許記憶。

只知道當年,他真的很紅。對於他的豐功偉業其實不甚清楚,但只知道它是一個彈鋼琴很厲害的中國年輕人。


自文化中心重新開館之後,我聽了野田妹(衝者交響情人夢的mastero~!)。也看了讓人驚歎的基洛夫芭蕾舞(韌帶有快斷掉的感覺)。於是逐漸著迷於藝文活動。衝著李雲迪,我也早早就買了票,想親身觀賞鋼琴獨奏會的現場氣氛。


近期待業生活的第三場演出。大概早個10分鐘才到會場。因為前兩場已經消耗了不少銀彈,所以購買的是二樓前方,1800的票。整個視野其實相當好。可以俯瞰整個展演台。就這麼台鋼琴,大剌剌,這樣。木頭地板交錯的拼組方式,造成視覺上有一種流動的錯覺。然後,有些孤寂的,這原來就是鋼琴獨奏會啊。原來李先生,應該說,不管是誰,站上這台,坐著、彈著。就僅這台鋼琴陪著他。與前兩次看的大陣仗、載歌載舞,有蠻大的對比。

5/18/2009

基洛夫芭蕾舞團


在高市府的大力支持鼓吹,以及牛耳藝術難得的獨厚高雄,整個場子未演先轟動。還特地在文化中心廣場架起舞台,讓大眾能夠一同欣賞。我感覺這樣的露天觀賞,的確會是帶動都市文化的一個種子。也希望行銷端此後也能多找些機會,好好吹捧高雄一番。

下午,早早就有廠商辛苦的在廣場排了椅子、架設螢幕。到了晚上,哇,滿坑滿谷的觀眾。如果常在晚上到文化中心走走的話,你將可以看到區內慣有的人們,包含:溜狗人士、運動的阿伯(穿汗衫的機率為45%)、街舞青年、愛戀情侶(基本上分兩派,相倚而坐派以及草叢探險派)、媽媽帶小孩族群、外傭推輪椅聚會趴(但椅上的老人顯然不太專心)、韻律辣媽(且廣分為不同舞蹈門派,也區分了地盤)等等。這天大家顯然都稍稍的被勸退了。雖然當天韻律辣媽們的場地被佔據了,但很有可能她們也隱身其中,刺探看看啊八雷五素有什麼利害的啊,我想。

5/09/2009

文化中心至德堂重新開館


城市音樂回來了。


自從離職之後,其實也常在文化中心旁逗留遊蕩。雖然一直處於待業狀態,但也稍稍鬆了口氣,感覺能夠重新認識高雄一番。由於女友家就在文化中心旁邊,七年多來,從澄清湖到文化中心的距離:9公里,來來回回應該不下千趟。而帶小ki到文化中心解放兼減肥也是近年來的例行公事。只要待在女友家一天,就必定有兩次的放風時間。


文化中心近年來的轉變其實相當大。先是拆了監獄般的大環鐵網,接著外圍步道讓人能夠直接進到綠地。美化、整潔、燈光一步一步的改善。我想住在週邊的人應該感受最為直接。接著是各項的活動展演。星期六、日的藝術市集,也讓這裡更是生氣蓬勃。


再來就是文化中心本體的整理。建築外表重新粉刷,美白了不少,中正杯杯也早已移往他處。圖書館似乎也有所改變,但我一直還沒有踏進去。再來就是至德堂表演廳。印象中,確實與先進的表演廳相較,是老舊了點。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